返回

艾泽拉斯圣光黎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21鸦人打算把老维伦唯一的儿子烧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相信这些安卡哈太阳祭司们大费周章的为您送来这份勒索信绝不是在装腔作势,如果我们不能在对方要求的时间内给出回应的话,以高阶鸦人们向来残忍野蛮的作风,它们真的会把艾瑞达斯绑在太阳石柱上,用它们独特的透镜引下太阳之火烧死他。”

    迪亚克姆将这份语气傲慢至极的“通天峰敕令”收起,他对维伦说:

    “请您不要在心里权衡您的儿子和如今这场战争局势之间的价值,我不会允许您做出那个会让您伤心欲绝的残忍决定。目前塔拉多地区的战局也还没有坏到必须由我亲赴前线的地步,您到达战场的消息一定会让战士们士气昂扬。

    战争部落对前线的增兵也尚未完成,我正好借此机会亲自去一趟阿兰卡峰林,接回艾瑞达斯的同时与高阶鸦人完成这场本就该由我亲自出面完成的谈判。

    那勇敢的年轻人不只是您的儿子,还是阿古斯之手军团的新兵,我对他也负有责任!”

    警戒者看着维伦,他能感受到老先知绝不会把他作为人质交出去的决意。

    这种来自朋友之间的保护让迪亚克姆感觉到了些许温暖,为了打消老先知多余且不必要的顾虑,迪克解释道:

    “这也是必要的谈判,大先知!

    兽人目前拥有空中优势,在我们的空骑兵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能得到来自通天峰的支援,那么以鸦人驾驭天空的威能,龙喉氏族为塔拉多地区带来的威胁可以在顷刻间消于无形。”

    “确实,拥有驾驭天空的盟友对于战争而言是极大的优势,我认同你的战略选择,但‘勇敢’?

    不!

    我不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艾瑞达斯。

    尤其是在这件事上。

    根据这封信里的描述,是他先冒犯了鸦人们的神灵才引来了鸦人的围捕,虽然那群在德拉诺世界恶名昭彰的强盗的话不可尽信,但在明知道鸦人凶残的情况下,艾瑞达斯却还是在执行外交任务时选择了鲁莽行事。

    唉.”

    看得出来,老维伦也被这突发情况气的不轻,他带着一丝失望与愤怒说:

    “艾瑞达斯明知道我们面对的严峻形式,却还要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此冒险,结果引来了这样的情况需要重要战场的指挥官远赴险境为他解围。

    迪亚克姆,你不必因他是我的儿子就选择包庇他!

    这独特的身份不意味着他应得到更多他不该得到的任性特权,他也是德莱尼人的一员,他理应为人民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人民的拖油瓶。”

    如果是其他父亲说出这话,迪亚克姆绝对会认为那是一种给自己儿子下台阶的掩饰,但维伦说出这些,迪克绝对相信这就是他的心里话。

    如果艾瑞达斯这次真的死在鸦人手里,以老维伦的性格也绝对不会因此责怪迪亚克姆,只会自己躲在冥想室里偷偷掉眼泪。

    唉,老好人是这样的。

    他们总是把公私分得特别清,绝不会因为私人的原因影响族群的利益。但话又说回来了,好德莱尼人就应该被坏蛋鸦人用枪指着吗?

    真是给它们脸了!

    “但这分明就不是艾瑞达斯的责任,先知不,维伦,你因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好事,但你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迪克决定打消一下老维伦的“精神内耗”,他指着放在手边的“通天峰敕令”,对先知说:

    “如果只是一份普通的勒索,鸦人们又为什么会在这份与其说是勒索,更像是挑衅的信件里,专门点出我们的圣光信仰和它们的太阳之灵教义呢?”

    警戒者敲着桌子,他猜测道:

    “别看艾瑞达斯被鸦人抓起来还被威胁要日灼烧死他,但以我们对鸦人野蛮习性的了解,如果艾瑞达斯没能在初步交谈时在某些方面打动那些傲慢的太阳祭司的话,他在被抓到通天峰的一瞬间就会被它们从高空中扔下来摔死。

    那些鸦人就是如此对待自己的同胞,它们的残忍、冷血和傲慢,连德拉诺最孤僻的兽人猪倌都知道。

    也就是说,艾瑞达斯在被意外捕获之后进行了一次外交或者叫信仰层面的‘冒险’,这场冒险最少成功了一部分,这才给他赢得了七天的‘缓刑’。

    仅从这一点来判断,维伦,你的儿子就比你想象的更出色。”

    老先知陷入了思索,但随后他说:

    “可是这封信里却没有提及玛尔拉德守备官,如果你命令那两个孩子一起行动的话,不可能只有艾瑞达斯被抓了起来。因此,我还担心玛尔拉德是否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危险?”

    “这也是我必须立刻出发的原因。”

    迪克说:

    “玛尔德兰和他夫人将两个孩子留给了我,确保他们安然无恙是我的责任,所以不必担心,先知,我会尽快把两个孩子带回来,顺便为克乌雷之盟赢得强大的盟友。

    另外在您坐镇沙塔斯城鼓舞前线战场时,还有件事是您和哈顿老爹必须关注的。”

    他将“铸造世界神

第122章 21鸦人打算把老维伦唯一的儿子烧死(4/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